杭州学校大全杭州小学大全四十朵花花小学

四十朵花花小学

  • 地址:
  • 电话:
  • 邮编:310000
  • 网站:
点击查看“四十朵花花小学”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维西,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僳僳族自治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保留了极其绚烂的人文资源,却也因此隔绝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峡谷腹地的维西县交通较为封闭,2003年时当地主要经济收入绝大部分只能依靠农业,基本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状态,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原四十驮教学点是一个一师一校的教学点,有学前班到2年级29名学生入学,全部走读。学生民族主要有汉族,僳僳族,彝族和纳西族。

2003年6月,旷野俱乐部的一群户外爱好者确定要建一所公益小学。开始在户外活动中,用活动余款募集资金。同时进入考察阶段,先后考察了安徽祁门,浙江淳安,云南等地。

2005年4月,寿姗姗在云南旅行时考察了四十朵花花小学的前身——四十驮教学点。确定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建公益小学。寿姗姗奔赴云南前线做筹备工作。

2005年5月,旷野俱乐部第一次义卖活动,为将在维西建立的小学募集到资金人民币9392元。同时活动余款15048元并入启动资金。

2005年7月,旧校舍拆除。

2005年10月,地基建设完成。

2005年12月,举办云南大理义卖活动,为小学募集到资金人民币8130元。

2006年2月底,学校建成并通过验收,同时学校更名为四十朵花花小学(因为小学所在的自然村叫四十驮村)。

2006年3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设置学前班至四年级,在校生51名,住校生20名,当地老师一名,志愿者3名。

2006年3月5日,管理委员会在杭州成立。

2006年5月9日,举办杭州第二次义卖会,为小学募集到资金人民币25743.6元。2006年5月,扩建校舍,为学校设立5年级做准备。

2006年8月,5年级扩建的教室完工。

2006年9月,花花小学设置学前班至5年级,在校学生60名。

2006年8月,北京的爱心小助团体举办义卖活动,为小学的每个孩子筹集到买《新华字典》的钱。

2006年9月,学校开设5年级。

2006年10月,四十朵花花小学团队被评为杭州市第二届“十大平民英雄”。

2007年1月,四十朵花花小学入选江苏卫视与中国慈善总会合办的“感动中国”。村支书封主任和学生代表四十朵花花小学到北京参加晚会。

2007年3月,花花小学三期工程开工(为了满足学校设置6年级及阅览室的需要,加盖一幢二层楼房)。

2007年8月,三期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

2007年9月,花花小学设置学前班至6年级,在校学生66名。

2008年5月,花花小学与四保村完小、美光村高小、菊香村高小合并计划开始启动。

2008年5月10日,杭州举行的花花小学第四届拍卖会为花花小学的合并募得款项总额168605元人民币和500欧元。

2008年6月,花花小学高小部基建开始动工。

2008年7月,花花小学6年级参加全县毕业统考,各科成绩名列全乡第一。

2008年8月,召开花花基金会筹备会。

2008年9月,由于花花小学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被当地教育系统确立为当地小学教育的典范,在他们的推动和支持下,花花小学与上级完小进行合并,临近的菊乡和美光村的五,六年级并入花花小学。花花小学成为一所有228名学生就读,从学前班到6年级的村一级的完全小学。计划中,新的花花小学将成为西部支教志愿者及当地小学教师、村级小学校长的培训基地。学校分为高小和初小部,原花花小学成为学前班到3年级的初小部,原四保村完小成为花花小学高小部。

2009年1月,合并后的完小顺利过渡第一学期,基本完成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学校开展8人小组的评审制,4位当地老师,4位志愿者老师,在学期评审中,当地叶逢君和和丽松老师名列前茅,得到专项基金分配的奖金。

2010年9月,在国家拆点并校的大方针下,根据"乡办小学,县办中学,州办高中"的具体规划下,花花小学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完全并入拖之完小就读。乡里开设五六年级的完小集中到拖之和乡中心完小两所。经过调整,原花花小学初小和原高小,同时开设学前到四年级。原初小就读的是四保村的100名学生,由志愿者老师教学。原高小就读的是美光菊乡的170名学生,由当地老师教学为主。

2012年6月2日,花花第八届义卖会,为花花募集资金总计:438981元。

2013年11月9日,花花成功举办第九届义卖会,义拍部分募集资金总计:356900元 ,义卖区总共募集的资金为:23745元 ,现场捐款总计:人民币37080.32元 。义卖义拍会总共募集的资金总计为:417725.32元。

花花组织结构及运作

花花的整个组织由前方志愿者团队和后方后援团组成。志愿者在退役之后,也可以自愿进入后援团继续为花花的发展继续出力献策。 后援团设立专人负责的财务部,物流及物资采购部,招募培训部,活动组织部,宣传部;前方团队设立教学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总务,物资管理。前后方相关部门互相对接。

前后方在每月都要召开月例会,例会纪要会公布到旷野论坛的四十朵花花小学对应版块。每年的财务收入和支出,包括爱心人士的物资捐赠细目,也都会在旷野论坛发布。

办学理念

我们的想法和期望——关于四十朵花花小学

团队

这是一项民间自发的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教育的团队行为,不是个体行为。其目的为:利用民间资源和力量,在具体踏实的办好一所小学的基础上,摸索出在地区经济、文化、民族等迥异的情况下如何办学的经验,为民间公益办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

志愿者

我们所认为的志愿者是广义的志愿者,包括在前方小学支教的志愿者老师,后方的后援辅助团队,提供教学经验支援帮助的老师们,通过各种渠道捐钱捐物的朋友,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出谋划策、宣传和监督小学运行情况的朋友们。

“快乐志愿者”精神

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是我们提倡的志愿者精神,我们反对把志愿者看作是施与者,在尊重当地人文习俗的基础上,志愿者是知识、关爱和快乐的传播者,同时也是这些美好精神价值的受益者,我们相信小学里的这些孩子们给与我们的和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一样多。为了把知识和快乐长久的传播下去,我们需要到前方支教的师资,需要在后方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的支援,需要更多的资源,需要严格的监督。

理念的审视和再梳理

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面对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是我们对支教精神的定义。

1, 价值观和目标:孩子全面的身心健康,健全自信的人格塑造,积极开朗的精神面貌,好奇心和创造性的培养,整个童年时期小学阶段的快乐成长,是我们支教工作追求的核心价值和目标。支教老师将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关爱的氛围,结合自身的条件,特点和优势,通过美育,游戏,以及适应当地孩子们的具创造性的全面教学方法,达到上述目标的同时完成国家教学大纲的内容。

2,人格建立和品格推广:人格的建立可以说是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里,语文课本,思想品德课本中充满了有关自信,自尊,乐于助人等等精神价值的内容,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天生具有的模仿性使老师们成了他们心中的榜样,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具有了课本内容所没有的最具体形象生动的实例的意义,这也是为人师表这个词的意义所在。我们通过美术音乐等美育课程为孩子们带来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课和日常游戏以及日常教学等等所有需要社会合作参与性的活动在具体、生动、全身心参与的氛围中,让孩子们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慢慢建立孩子们的自信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勇于表达自己和积极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3, 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知识教学的工作中,我们更应注重对孩子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建立纠正和培养。同时,老师们也要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善于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比如形象化的方法以及游戏过程中进行概念的建立,知识的传授。

4,教学成绩和考试成绩: 前述目标的追求和达成,是对我们支教工作教学成绩的检验,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国家教育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完成,我们相信一个健康自信,积极开朗,具有好奇心和创造性,具备一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孩子会更加善于吸收和掌握国家教育大纲中所要求传授的知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在针对会不会考试这样的问题做出具体的辅导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回应。因此,考试成绩是我们支教工作的自然结果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们上山做什么?

1,理念基础统一。相信所有前方的志愿者都是在拥有我们共同的理念的基础上上山支教的。在日常教学和言传身教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还是要经常返回到这些理念?以这些理念做标尺来衡量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比如我们说到身心健康,那体罚就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任何对孩子人格品格建立有不利影响的行为都是根本要杜绝的。

2,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已有的规章制度包括从注意学生安全到日常的校纪校规,批改作业,备课,带早读,值周制度等等,希望大家都能够自觉地遵守。我们作为志愿者上山来支教,是来踏踏实实的做一件我们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它首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有时候做到自律很困难,这甚至是人一辈子修行的事,但是作为老师,我你们是孩子的榜样,就更应该明白纪律和制度的意义。

3,教学。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希望前方的志愿者能够以团队的形 式做到这些内容:每周举行交流会,并有文字记录;每周教师互相听课,听课后志愿者共同进行讨论,并改进;共同讨论品格教育推广的活动设计并执行;对本班学生的成长有一个追踪记录,落实到学生档案。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希望老师能关注并帮助到每个孩子的成长,他的特长,他的细微的进步,他的优点,他的缺点。这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但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只要不懈怠的把注意力和关爱放在孩子们身上,假以时日,慢慢熟悉和了解,这项工作并不难做到。这也是我们做这个支教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志愿者须知

报名须知

经过多年的努力,从2005年到2008年,花花小学开设了从学前班到6年级9个班级,2008年9月开始花花小学合并了四保村完小,学生的总人数将上升到200多名。2010年9月,根据国家撤点并校的方针,花花小学留守四保村,开设从学前到三年级,4个班级,100名左右学生。民族有汉族,彝族,僳僳族,纳西族,白族,藏族,苗族等。学前班有1到2名专职老师,有幼儿师范学历的志愿者可以优先录取。除了语文,数学等主课,志愿者老师还需要承担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各类副科的教学任务。我们也开设了电脑课和英语课。另外,三年级科学课将参加统考。教材使用统一部编教材,参加所属中心完小的统一考试。请报名的志愿者在填写履历的时候将自己的特长也考虑在内。另外,请报名的志愿者深思熟虑后再报名,因为毕竟临时取消行程不但对我们的招募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会打乱我们的教学计划。志愿者老师们支教期限为一年,每一个学期将更换半数的志愿者老师(有大约一半数量的老师完成一年期的支教)。我们常年接受志愿者的报名,经考察合格后,每学期初前往学校。我们希望志愿者在四十朵花花小学任期至少能满一年,对孩子的成长来讲,频繁地更换老师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

无论初小高小,学校全部是寄宿制,老师除了授课,还有一半父母的职责,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对于志愿者,首先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其次需要的是耐心、爱心和毅力,最重要的是关注儿童的教育。日常的教学生活是平淡和枯燥的,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可歌可泣。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关心教育的志愿者才能真正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如果我们的志愿者有师范学历以及相关的教学经验我们会优先考虑。对男性的志愿者还希望能承担学校一定的劳动工作。

放低姿态,谦虚谨慎。我们志愿者多数不是专业的教师,我们有着热情,爱心和责任心,但我们也有着自身的各种各样性格缺点,推己及人,我们要尽量注意避免出现因为自身或大或小的优越感而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毛病的情况,我们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老师,客观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村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学生家长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志愿者工作的监督

关于志愿者工作的监督:我们前后方的志愿者团队自觉自愿共同接受来自当地教委,当地老师,学生家长,公众舆论等等任何方面的监督。我们尽可能的把支教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公开透明的公布在网络论坛上。同时,前方志愿者的具体支教工作接受花花小学具体制度的监督管理,志愿者老师同当地老师一样进入学校的评估活动。

学校生活条件以及志愿者生活补助

学校有一条引水管道直接山泉出水口,生活用水基本没有问题。当地用电属于农网用电,一般情况下用电还算正常,偶尔会有停电的情况。学校配备了稳压器,只要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会有太大问题。学校的卫生设施基本完善,已经建了厕所和浴室,有太阳能热水器。手机信号和CDMA无线上网基本正常。

因条件所限伙食方面基本上入乡随俗。在接受政府的高原补助之后,学校的伙食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学校有自己的厨房,有专职的阿姨做饭,提供所有住校生一日三餐。节假日的时候需要老师自己动手做饭,所以会做饭的志愿者很受欢迎。志愿者每周轮流进县城采购全校师生一周的伙食。学校离车路约10分钟山路,距县城30公里左右,如要去县城就在路上拦过往班车,车费20元(2012年之前是15元),到县城约需1小时左右。除了为学校采购产生的运输费用外,学校不再承担个人的车费。

关于志愿者的补助:志愿者的补助金额根据当地生活水平确定。2008年7月之前,每月补助生活费300元;随着物价上涨,2010年7月之前每月补助增加到400元;2010年9月开始给志愿者发放500元/月的生活补助。志愿者在校的伙食补助由后援团统一支付。对完成一年支教的志愿者,提供往返一次的交通补助,以火车和汽车路费为标准,上限1500元。提供志愿者在校期间的人寿保险,以及一次体检费用。

历届志愿者

2006年2月,蒋永芳和刑侠做为第一批志愿者和寿姗姗一起前往云南小学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涯。

2006年8月,第二批志愿者覃方群和侯晓彬前往四十朵花花小学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涯。财经学院小分队前往学校协助教学两周。9月第三批志愿者王薇、李墨墨前往云南四十朵花花小学。

2007年3月,志愿者黄沙、果迅、李鲲前往四十朵花花小学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涯。

2007年9月,蒋静,刘云,蒋永芳,唐山前往四十朵花花小学开始一年的支教生涯。蒋永芳老师是第二次回学校,在学校支教共两年时间。

2008年2月,高雨婷,李绍杰,陈馨怡,梁小薇(短期)开始支教。

2008年9月,寿姗姗完成在学校的三年支教,光荣退役。新校长,老志愿者王薇将担任为期一年的校长职务。志愿者蒋静延长支教时间半年。新志愿者候玉华,马洪斌,沈晓莉,寿英姿成为新一届承上启下的志愿者。沈晓莉大学四年级在读,保研。

2009年3月,王龑(短期),刘宁(短期),付惠刚,高大山,黄莉芬(短期)为新一届志愿者。高大山大学在读,休学一年,黄莉芬是菊乡本地人,大学四年级,僳僳族。

2009年9月。新的花花前方团队上山。志愿者总人数13人。80后绝对主力。培训的内容更加丰富实用。组织架构更加清晰。前方志愿者按教学,财务,学生工作,分三部门展开,有分工有协作。新上山志愿者为姚娟(短期),肖峰,李兴华,葛舒婧,来莱(短期),林东,王冏罡,林琳,汪胜蓝。

2010年3月 ,经过培训,花花新上山的志愿者5名: 李彩会,刘悦(短期),董苏美,王泥丹。林东延长支教期半年。加上当地聘用的老师叶逢君,花花小学在校志愿者老师共十一名。

2010年9月,新志愿者吴宇楠,陈冉(短期),张莉,付君竹加入支教团队。

2011年3月,新志愿者池巍,张春磊,刘丽萍,于庆池加入支教团队,在校支教老师9名,包括当地叶老师。

2011年8月,新志愿者分别是高欣亮(阿亮),张志强,孙志宇,虞园园,饶丹(叶子), 张鹜(当归)。 已经支教一年的老付和陶司蕾继续支教半年。刘丽萍,于庆池将继续支教,完成计划的一年支教。四老六新,加上叶逢君老师,支教人数达十一人,派驻老志愿者于庆池和新志愿者张婺到原高小部任教。由于学校场地原因,花花四年级搬迁到原高小部,派驻的志愿者继续任教花花四年级。

2012年3月,新志愿者阮陈金(短期),尹雁翎,王恭,倪徐淑(短期),加入志愿者团队。高小部派驻三名志愿者,主要是将高小的图书馆工作开展起来。花花初小部从学前班到三年级,共有学生67人。

2012年8月,新志愿者张索娃,李孜亦,宋恺 加入志愿者团队(本学期未派驻志愿者老师去高小部)。

2013年3月,新志愿者李啸骋,唐忠丽,刘纯志,加入志愿者团队。老志愿者刘丽萍重新回到学校,担任教案整理,校本教材整理的工作。(本学期未派驻志愿者老师去高小部)。

2013年9月,新一批志愿者颜帅,何良芳,祝建强,薛静,杨胜和曹茜加入新学期。在四十多花花小学任教的是虞园园(老志愿者),李潇骋(上学期志愿者),刘纯志(上学期志愿者),唐忠丽(上学期志愿者),颜帅,何良芳;在菊香试点校区(主要是幼儿班和一年级)任教的是于庆池(老志愿者),祝建强,薛静;杨胜和曹茜支援维西县三中,作为英语老师补充当地教学力量。

2014年2月,新志愿者李逸涵,肖楠,刘志荣和刘倩,张舜加入团队。在花花小学任教的是虞园园,颜帅,何良芳,唐忠丽四位老志愿者和刘志荣,刘倩,张舜三位新志愿者;在菊香小学任教的是祝建强,薛静两外老志愿者和李逸涵,肖楠两位新志愿者。张舜因教学理念不合,一个月后提前终止了支教活动。

2014年9月志愿者老师:花花小学,新志愿者老师:尚茜、邹慧敏、马兰、年永鑫,老志愿者老师:刘倩、何良芳、颜帅,长期:叶老师;菊香小学:新志愿者老师:赵梦茹、刘益兴,老志愿者老师:李逸涵、肖楠、薛静,本学期新增了本地老师雀老师作为长期老师在菊香小学进行教学。

2015年2月加入的新志愿者是:周晓莹,许波,郑珍巧,李安,彭婷婷,肖龙。上学期的老志愿者:赵梦茹、刘益兴,尚茜,马兰、年永鑫,本学期继续任教。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